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了科学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这是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情。全会通过的《决定》有许多的亮点,如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实 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等等,它所确定的全面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时代背景、主攻方向、战略重点、推进方式和发展目标,形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政策的一系列新的重大突破,必将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改革开放35年来,中国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和发展,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当前我国所面临的环境形势十分严峻,集中表现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环境质量恶化趋势加剧,生态系统功能急剧退化,资源保障能力严重不足。一些地方就环保论环保,就污染谈污染,甚至 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付出过大的环境代价。
我们渐渐认识到,一些重点、难点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除了问题本身的复杂性之外,体制机制层面的羁绊越来越明显地体现出来。从根本上破除这些难题,必须从制度上下功夫、做文章。《决定》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 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握时代、实践和人民的要求,明确提出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指明了破解难题 的发力方向。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一方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我们的管理体制不应该是一种行政性的、简单的、命令式的管理体制。环境也是一种资源,我们应该发挥市场配置这些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将使用自然资源的收益和责任联系在一起,通过市场主体去维护良好环境状态,调动很多社会主体参与保 护和利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主基调是市场经济,利用定价将自然资源资产化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关键举措之一。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是定价,定价的前提是明晰产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体制不健全的原因之一是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的所有权人不到位,所有权人权益不落实。《决定》提出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总的思路是按照所有者和管理者分开和一件事由一个部门管理的 原则,落实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建立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人职责的体制。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365bet体育皇冠 版权所有 承办:常德市人民政府网站 地址:常德市武陵区光荣路88号
电话:010-84125629 新闻热线:0736-7755111 互动热线:0736-7755222 技术支持:常德政府网 备案序号:湘ICP备09005664号-5